也在附近。至少,在200米范围内。
另外,指挥官一般都是骑马的,上半个身子肯定会露出来让你瞄……
所以,有了能在200米内精确点杀军官的独头弹,那么对于战局的影响可就大了。
……
另外,马林之所以青睐独头弹,是因为独头弹的工艺要求很高!
是的,别看独头弹是滑膛枪的子弹,可它的工艺要求是很高的。它把膛线刻在了子弹头部,好利用风力使得子弹旋转……
问题就出在这里……
一般情况下,使用线膛枪的话,一根枪管可以反复使用。因此,即使刻废了一根枪管,大不了再换一根。只好枪管检验合格,上了战场,一般是不会出啥大问题的。
可独头弹不一样……
独头弹把膛线刻在了子弹上,如果膛线刻歪了,那就惨了,直接也会飞歪了,造成打不中目标。
因此,独头弹头部的膛线,必须刻得精确而又匀称,绝不能有错。不然,就达不到利用风力的目的了。而且,还是每一颗独头弹都必须如此。
这样一来就难了,别说16世纪初的制造水平了,就是20世纪抗战时期土八路的兵工厂里,也绝对达不到这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