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读过书的人,人家说的“十里红妆”是十华里,不是十英里,别被马林大帝那个壕无人性的家伙带歪了,我们要尊重原创……
嗯,还有,十英里的紫缎也是马林大帝那个壕帝夸张弄出来的。事实上,人家东方原创的是红色的绸缎,价值十几金币一匹的那种,不是50金币的紫缎,我们要尊重原创,别学壕帝……
因为“十英里红妆”事件,马林大帝在后世,成了欧洲女人眼里“浪漫公爹”的代名词。但在男同胞眼里,这货就是个“壕帝”,特败家的那种……但私下里,男同胞里心里也哀叹——我也想像凯撒大帝那样有个这么壕的爹啊,我也想当一回撕个葱啊……
实际上,“十里红妆”压根就被马林玩坏了。人家本意是指挑嫁妆的担子绵延很长,“十里”也是夸张的形容词。马林个二货,是觉得欧洲丝绸太稀罕,放箱子里面也没人看见,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而且,真要弄10里长的嫁妆担子,价值其实更高。
所以,他干脆转换概念,把“十里红妆”和石崇王恺斗富时用的丝绸屏障结合起来,搞出了一个双面屏障的假冒伪劣版的“十里红妆”。
1.4米宽的丝绸作为屏障,其实挡不住围观者的视线。但这种屏障本身也不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