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吧……”
林天海的亲兵满脸喜色地走了,像林天海这样的武将,在文官已经开始当道的大明朝,已经不吃香了。虽然还没到明末那种高阶武将见到低阶文官都要下跪行礼的地步,可也在各方面遭受打压。
比如这场战斗,虽然是林天海具体指挥的。但是,在重文轻武的大明,往往朝臣们会把主要功劳算在“运筹帷幄”的汪鋐头上。林天海有多少功劳,纯粹看汪鋐的奏章上怎么写。如果汪鋐的奏章上对林天海的功劳多写一点,那林天海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虽然最后功劳的大头还是要被汪鋐拿走,但作为不受宠的武将,跟在汪鋐后面喝点汤,也算幸运的了。
晚上写奏章的时候,汪鋐眉头紧锁,吕峰忙问何故。汪鋐叹了口气道:
“益之,我在奏章中说佛郎机人‘船坚炮利’,可是,我船都烧光了,如何让朝廷相信佛郎机人‘船坚’?”
吕峰想了想,道:
“大人,学生以为,这‘船坚炮利’大人最好还是改成‘炮利’。这样,陛下看了,也就不追究船的问题了。另外,虎门炮台的击退敌船的战果,奏章上也不放大书特书。然后,大人还可以建议在各地沿海沿江重镇,多设炮台,以抵御贼寇之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