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学什么,金伯仪那边,四爷会去说的。先去打基础,基础打好了之后咱再说。
本来也说要送琪哥儿过去,谁知道金匡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打发人来,说是叫琪哥儿以后跟着他。
吃在那边,住还回来。反正一整天就是得侍奉在祖父身边。
这是好事。
金匡能做帝师,本事毋庸置疑。叫孩子跟着学两年,是好事。反正晚上回来还有四爷盯着呢,走不了岔路。
琨哥儿是去不去的,珅哥儿本来也说不去,但金伯仪说了,说学堂的一些杂事希望珅哥儿去帮忙管一管。顺便的,也能在那边念念书。
也好!珅哥儿性子温和,且做事周到,那边收的学生混杂,需要这么个人过去协调。
于是,珅哥儿去先去忙活了。
光自己就送去四个,还有三房的琅哥儿,如今身体康健了,能出来走动了,必是要去的。姑太太那边还有四个男孙,一并得去。金孝家还有个顺哥儿,所以,自家这边就十个了。再加上族里的,别的不说,金济那边男孙就得十多个,其他人家不得二三十个。还有村里的杂姓人家的孩子,又因着距离镇上太近,以前镇上的秀才公不肯收的孩子,都乐意过来。算算这人,不老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