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不愿见到这等乱像再度出现,正是出自这等想法,他在跟李副市长剖析国企改革时,还真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并未有太多的忌讳。
“现在改与两三年后改有什么区别么?”
李副市长显然并未被郭文峰所说服,紧皱着的眉头不单不曾有丝毫的舒展,反倒是更皱紧了几分。
“区别很大,现如今外企、合资企业、乡镇企业乃至民营企业正处在蓬勃兴起之阶段,可从经济总量上来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有限得很,完全无法承担起民众的日常需求,此时国企若是乱了的话,那后果实在不堪设想,至于两、三年后么,那四种体制的企业已然可以成长到一定的高度,足可支撑得起国民经济的软着陆,即便略有不足,也不会造成全社会的大动荡,到那时,才是国企改革的黄金时期。”
这一见李副市长明显没怎么将自己的建议听到心里去,郭文峰的心登时便是一沉,但并未放弃最后的努力,依旧耐心地给了李副市长一个详尽的解释。
“你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呢,在我看来,迟改不如早改,我们国家的国营企业如今还能有一定的市场活力与竞争力,此时不改,将来岂不是要积重难返了么?再说了,什么事都得有人出头打先锋,不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