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们的无孔不入,到了十月二日午时,百佳与惠康前一日的销售状况便已被数家媒体给捅了出来——前者两百四十五家门店,总营业额不过就只有区区一千八百万港元,而后者,两百四十七家店,总营业额勉强过了两千万关卡,两家加起来五百余家门店的总销售额居然只有万家福超市的一半多,着实是太过凄惨了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被港城媒体披露出了相关销售数据之后,百佳与惠康这两强的面子显然都挂不住了,一边大肆宣称万家福超市不过是赔本赚哟呵而已,所谓的销售数据根本没有实际意义,暗地里则是各自接连开会密议,很快,两家都针对万家福超市的来势汹汹提出了自家的促销计划,以应对万家福超市的咄咄逼人之攻势。
无论百佳还是惠康,虽也勉强实现了收银台的电算化管理,可都不曾设立耗资巨大的计算机中心,自然也就无力开展网购服务,不得已,两家超市不约而同地都打出了电话营销的招数,试图以此来抵消万家福网购的威力,另外,两家超市都开展了会员卡折上折的促销活动,打算以此来稳固住老顾客,效果不能说没有,只不过力度上显然无法跟万家福的“特价时时有,免费限时拿。”促销活动相提并论,更别说万家福超市也在大力推广会员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