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他的制作方法是“雕字”。”唐老说到这里,见到徐西楼和唐英杰都是一脸的疑惑,当即马上开口解释了起来。
所谓‘雕字’的工艺,制作非常繁杂,一般人根本不了解。
首先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先压出瓷坯板,厚度大概在1厘米以左右。然后再根据字体大小裁出几等份的方块,其中一半厚度供剔刻,另一半作为底板,以用托烧之用。
其次依照木牌匾的阳刻方法勾勒出字形再进行剔刻,这样一来,原先方形的底板随着字形留宽1厘米左右之后,便将多余的部分全部剔除。
最后在字上施釉再由特制的平扁匣钵装烧,但是这样呢,由于字形结构不一,宽窄厚薄不均,烧成过程极容易变形窑裂,所以很少有这样的作品面世。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先把字一个一个做好,再组装进行一起烧制,这种和传统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这种‘雕字’工艺初创康雍时候,盛行在乾嘉,但是因为工艺繁杂,还是不能作用新的品种而大批量的生产,所以留下的精品非常少。
听到这个唐老的解释,徐西楼点了点头。
同时,在心中也明白了佳品的定义。
佳品除了看价格,也看工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