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本他根本就没考虑过在报纸上印别的书,因为眼下的好书太少,报纸想要一鸣惊人必须要用好书打开销量。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出版业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尤其是以小说为最,在出版业中一直有“卖古书不如卖时文,印时文不如印小说”的说法,市场的巨大需求,促进着出版业的繁荣,而早在嘉靖年间,稿荒和对新书的渴求就已经到巅峰。各地书商无不是绞尽脑汁,想到弄出新鲜的小说来。可此事却没那么容易,士林中人往往视小说为小道,有水平的都不愿意写,愿意写的往往水平有限,写不出真正引人入盛的好书。
好书难书,正是眼下的普遍现象。像《金瓶梅》、《西游记》这样的名著还没有写出来。毕竟,明朝小说的巅峰还要再过几十年。不过,对于施奕文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有着太多的小说可供“抄袭”,甚至就是在图书馆里头,还有许多明清小说以及各时期的小说,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打印出来几千部,甚至上万部出来。
说起来,这个年代的小说业虽然繁荣,但是小说的种类、内容却有限的很,所以施奕文对于这个一片空白的大市场考虑了许多,想了很多,除了明清的小说之外,他甚至还有考虑过武侠以至于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