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修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韧劲和智慧,战线始终保持在四成领土的位置,之后便再无法推进。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许久,在这期间,周国跟晋国的边境甚至还会有一些流窜的散修时不时闹事——周晋两国一开始还不以为意,毕竟主力部队现在都在卫国,宵小之辈趁机犯边乃是无可避免之事。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境的散修开始成群结队地活动,且犯边频率根本毫无规律!有时隔三差五就会来上一回,有时居然也能沉寂个一至两年再作案。如此一来,不止是边境守军,就连两国高层都对各自边境的这伙散修烦不胜烦,随即纷纷斥责前线将领懈怠战事。
然而斥责归斥责,周晋高层到底没有做出“临阵易将”这种蠢事,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国内形势日益不堪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在仙历七千七百三十二年,仙历七千七百三十三年,周晋两国相继撤军。
周晋两国的撤军对卫国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因为敌人主力尚在,谁也不知道会在哪儿留下什么特殊的惊喜,所以卫国也没有贸然回推战线,每一次都是派遣斥候先行探路,就这样一步步收复失地。
仙历七千七百三十四年,经过一整年的时间,周晋两国的部队已经完全撤出卫境,卫国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