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吏部的尚书起头,朝会上谈论起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开春大考之事。
原本科举大考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可惜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唯剩下明经、进士两科,是为重中之重。
这大考,玄世璟回来之后倒是了解过一些,若说取明经、进士两科所选拔出来的尽是些书呆子,也不尽然,进士考考的是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的则是时务策与经义,无论考哪一个,都绕不开这时务策。
说到底,都是些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可是大唐百姓真正需要的,是这些个大道理吗?百姓们只关心四时农耕,怎么能吃饱穿暖,怎么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想到此处,玄世璟低下头,嘴角露出一抹讽刺的笑容,纵观千载历史,从来没听说过哪个为了百姓制造出更省时省力的工具的匠人受人尊崇的,也没见过那些个将玉米、花生、番茄等作物带到中原的人扬名......
真是莫名的悲哀.....好歹后世还有李先生和袁先生。
这个时候的大唐,还没有武举这一说,所以在说到科举大考的时候,尽是文官在议论纷纷的商议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