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祠堂里的葫芦,差不多也该成熟了,寒门书院押刀门里的,还没有来,不合常理啊,你闲着没事不会只会是来给我送酒的吧?”
听见“送酒”二字,看门的光脚汉子面上一黑。
这就是老秀才的不厚道了,打了人,还拿话损,这样的,谁能忍得了?但是看看老秀才缩在袖中的拳头,看门的光脚汉子默默忍了下去。
拳头大的人,就是道理。
看门的光脚汉子道:“祠堂那,还和以前一样,只是押刀门的人却只来了剑书,连寻常的押刀人也没有来,只怕这个局要提前开始了。”
老秀才不知从哪儿拿出张已经发黄的宣纸,还有枝几近秃了的笔,径自坐在秋风中,执笔在宣纸上画出四个圈,分别写下“稷下学宫”“诸子百家”“桃花山”与“看门狗”,圈下衍生的数十条清晰脉络,每一条相对应的本源与因果,也一一标注在圈下。
圈定与溯源。
老秀才的成名手段。
瞥见“看门狗”三字,看门的光脚汉子默默灌了口酒,默默无言,只能忍,善忍者,方可成大事,成大器。
每一笔落下,每条脉络的走向便显现一分,顺着规矩走的,不下于十条,但老秀才眉头紧皱,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