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不为别的,就为了查先生也值得!”
这一刻,金老心里对贺子龙的好感大增。
如果贺子龙是个穷小子,他肯定更愿意多发表几个地方。但是他现在更想求名,而不是钱。多几十万,少几十万,有区别吗?
要知道,金老在香港的影响力有多大。能好生结交一下,然后在明报出名。打下坚实的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想当年,港产传媒大亨于品海的发家历史,不就是也从明报和金老的提携开始的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货1991年他正式展开传媒事业,并与报业大亨默多克竞购香港《明报》,这路数走的倒也,嗯,不好评价。
反正也算是弟子吧,以后金老退休,33岁时成功从金庸手中接手《明报》,成为其报业集团第二代业主。之后他当选香港报业工会主席,创办《现代日报》,收购《亚洲周刊》。
互联网起步的时候,于品海就提出互联网普及观点,成为智能互联网的先导者和推动者,成立香港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HKNet公司,同时将当年依旧处于实验阶段的互联网技术带进《明报》,建立第一个华文报纸的新闻网站。
这么算起来,也是青出一兰胜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