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的清静。
如果不能积极面对,不能真实的修行自我,要避世就避世,别清高的说自己无争。无争也是无争的心态去看淡万物,或者天下莫可与之争,当达不到这种格局和境界的话,空谈无争,徒惹笑尔。
如果清高的谈无争,自己在庙里逍遥自在,恬然自的享受十方信众的供养和崇拜的目光,还高高在上看待来访的信众,一味的看轻别人抬高自己,还算修道吗?只能算寄生虫。
和尚道士就高人一等吗?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易,都要承担社会责任,因为信仰而供养宗教徒,他们或许将自己的生活费、工资毫无怨言的拿出来,无论迷信还是真心,都是希望这个善款能够真正用于弘道,能够真正帮助到其他人,能够真正达到宗教徒许诺的结果。一粒米重如山都有信众的祈愿,十方供养因果大俱为人间的信仰,享受供养要配得起这个供养的。
某些经书中的说法更多是为了更好的获取供养,利用功德、来生的幸福、往生极乐等等蛊惑信众来获取供养,宣传供养宗教徒就是功德,供养宗教徒功德无边;但是宗教徒何曾以公正心对待捐献供养的信众?
为了获取供养而获取,回馈信众不是念两句经文就能回馈的,回馈信众不是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