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红尘俗世的潮流冲走;假如完全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因此,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使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青年听后,欢喜不已地说道:“禅师您这一席话,真叫我茅塞顿开啊!”
佛教东传之后,钟也成了丛林中主要的呗器之一。钟与寺院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佛寺中修行起居的讯号和佛事庆典的法乐。钟一般以铜、铁铸就,我们平时说的“晨钟暮鼓”指的是“大钟”,大钟又叫梵钟,一般挂在钟楼上,设有钟头专门管理。因其声音洪亮,故又叫洪钟。大钟地位特殊,除了举行重大的法会外,只在每日早晚各撞一次。
《敕修百丈清规》道:”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破昏衢,疏冥昧。“钟声既提醒僧人不忘修行,亦警世醒人,祛除烦恼。至于敲钟的次数,大家都知道,虽然每家寺院敲钟的节奏快慢未必相同,但次数却是相同的,都是一百零八下,虽然说法很多,不过一般认为,人生共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敲一百零八下,是为了祛除这一百零八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