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们开始练手打造武士刀。
在训练学徒的过程中,陈宪将锻造武士刀的每一个步骤都分明别类的仔细的交给了不同小组的学徒,他甚至将折叠锻打生铁过程中,火中煅烧多长时间,锤炼锻打要超过多少锤,都给学徒们规定出来。
当然,最后的淬火工序还是由陈宪单独完成。
随着陈宪的倾囊相授,学徒们手艺提升极快,短短两个月之后,学徒们锻造的武士刀,已经勉强合格。
但陈宪唯独没有告诉学徒们,他们百炼之钢并不是灌钢,而是生铁。
若有人偷走了陈宪的技术,用灌钢按照这一套工艺做下来,脱碳过头,最终只能得到一根面条般柔软的熟铁条。
在头三个月中,学徒们毫无产出,陈宪一个月只能出不到两把武士刀,十几贯钱不足以维持如此大的摊子,眼看着积蓄见了底,陈宪只能将自己那把冷钢出产的开山刀说成是祖传宝刀,献给了杨员外。
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冷锻而成的开山刀,质量可比陈宪这个二把刀锻造的日本武士刀要强的多。
这把刀又给他换来了三十贯赏钱(还有五两银子,落入了杨管家的口袋里)。
加上这三十贯,陈宪才撑过了最初的三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