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五万块钱绝对算是一笔丰厚的陪嫁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镇上,五万块钱差不多都可以盖个带院子的小楼了。
“闺女要是一直住在我家,将来招女婿进来也行。将来我们两个咽了气,这个家就是她的。只要孩子随着我黄家的姓就行,你看行不?”没等女方的父亲回话,黄父又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法,可算得上是诚意满满。
可惜面对黄家二老的满满诚意,女方的父亲只剩下唉声叹气的份了。不过他除了报怨几句‘女生外向’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也没和黄家二老继续商量,而是一转身到了院里,和自家人说话去了。
听到自家的女儿做出了这么种选择,女方的家属尽管不愿意却又没什么好办法。毕竟现在不是旧社会了,女儿不乐意一根绳子就可以捆回去。现在是什么年代?女儿在家里出不来也就罢了,出来闹了这么一出,难道还要当众捆回去吗?那不更让人家笑掉大牙了么?
更何况黄家可是军烈属!九十年代的军烈属可是很受人尊重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上就更是如此。可偏偏女方家已经给女儿说了一门亲,两家都已经谈完了,马上就要订婚了,却又出了这事。如今这个事儿,倒是闹得女方家是骑虎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