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虽然晚我而生,却先我而知,当得先生之称。我骊山氏不愿入戎狄之中,成为劫掠之徒,但是也想改变部族现状,请先生教我。”
其他不说,就大祭司所知,旁边的诸夏部族,民众生活,确实要比他们骊山氏要好多了。起码一点,诸夏部族,除非天灾人祸,基本不会有衣食之忧。
而且,他们同为诸夏,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往往能得到其他方国帮助。
孤身在此的骊山氏,说不羡慕是假的。只是一直以来,他因自认不是炎黄之后,也不敢与旁边的诸姜方国打交道。
现在好了,听了姬考一番关于诸夏不以血脉,而以制度称的话,他顿时就有了脱戎入夏之意。
也不能说是脱戎,骊山氏,一直就是在戎夏之外的部族。
“大祭司当知,我诸夏部族之兴,首在五谷耕种之法。因五谷而部族安,部族安则制度生。我姬氏先祖,乃是尧舜之时的农官后稷,夏后氏兴盛之初,先祖甚至还享过万民之祭。”
“五谷耕种之法,我可以粗粗和大祭司讲讲,当然,要是骊山氏想要更为熟悉,可以亲上周原,向我祖父、父亲,求取各种关窍。甚至诸夏之礼,我祖父父亲,同样会不吝赐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