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朔为月初,夏后氏之时,有夏历传世,以冬至后的第二个月为正月,服色尚黑。成汤代夏,则以夏朝十二月为正月,即提前了一个月,服色尚白。
改正朔,易服色,这也是朝代兴替的正理。
未来周人称天子之时,又提前了一个月,即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服色尚赤。
秦人一统六合,始称皇帝之制,则又提前了一个月,以夏历十月为正,服色尚黑。
秦二世而亡,汉初之时随秦制,并未改正月,直到汉武帝之时,重新定正朔,以夏正月为正,服色尚赤黑两色,并四时五色相杂。
此后华夏帝王,除下那位女皇帝与太平天国等,基本只是改年号服色,少有改正月的传统。是以未来之时,一年之始,一直是用夏后氏之制。
后世所谓农历正月,其实就是夏历正月。
当然,月朔就随着历法的进步,在不断变化着,历朝历代,都有新历法出世,以促农耕。
夏后氏之时,以天明为朔,然而天明却容易受天象所影响。因此成汤代夏,以鸡鸣为朔,鸡鸣虽比人眼好一些,事实上也不是很准确。
到了周人之时,观天象水准更高,以夜半为朔,才由此定了下来。
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