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战中最注重的因素毫无疑问是士兵的个人战斗素养和勇气,后者占据的比例远远高于前者,正如众人所知的一句俗语——愣得怕不要命的!
战场杀敌以死相搏,自然是不要命的人最可怕,二战时期小日本与美帝之间从重装备到最基本的单兵步枪,全面被碾压,在陆地战中却总是打的美军狼狈不堪,一场规模不大的硫磺岛战役更是让美军深刻意识到了攻占日本本土的艰难险阻,甚至美军统帅部做出了至少需要付出一百万珍贵美国大兵生命的代价才能击败日本人的推论。
到了那时候,小日本早已被战场的压缩和物资的封锁搞的经济崩溃军工停滞,基本上除了人当时的日本什么都缺,就是这么一个快要完犊子的小国却被当时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帝给出如此高的评价,还不就是因为小日本那不要命的打法?
二战已经将战争从士兵的勇气上升到了装备的优劣,战争的绝对实力对比看的不再是多少部队多少刺刀,而是多少坦克飞机大炮乃至航空母舰!
即便如此,士兵的勇气也能在战场上让装备占据优势的美帝感到头痛,更何况是更加落后野蛮的17世纪?
一战的马克辛屠戮机器终结了无畏冲锋的一波流年代,二战的空地一体和钢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