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弥补这个弱点,要知道,身穿沉重板甲的士兵移动速度都是很慢的,奥斯曼苏丹亲兵足以在其接近前击毙,更何况,随着火器大规模配属,中世纪那种遍地开花的重甲步兵兵种已经被各国抛弃,在破甲能力超绝的火枪面前,移动缓慢的徒步重甲步兵就是一个个活棺材靶子。
因此,近乎全能的奥斯曼苏丹亲兵唯一的克制兵种或许只有身穿骑士板甲的重甲骑兵部队了,只不过,在城防战中,这种重甲骑兵根本上不了战场,只能下马当作重甲步兵使用,显然,让昂贵的重甲骑兵下马攻城,在城头射下来的廉价铅弹面前损失,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举措。
再就是,身穿重甲的步兵,登城的速度太过缓慢,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不如轻甲的炮灰民兵部队,这个时代的城防和中世纪完全不同,城头的各种火器射击足够让九成的盾牌和铠甲变成一层白纸。
所以说,城头肉搏的奥斯曼苏丹亲兵面对的只是身穿皮甲和轻质钉甲罩衫的俄罗斯士兵,数量最多的其实还是只有一身亚麻袍子的俄罗斯民兵炮灰,精钢材质的土耳其弯刀足够轻松破防斩敌了。
于是,这场进攻基辅城外最后一道卫城要塞防线的俄罗斯部队,再次毫无意外的留下一地尸体退却下去,这种血腥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