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简单,在封建色彩没有褪色的17世纪,可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情,只有各国精锐才能普遍做到。
百米距离的射击,只给太平军造成了两位数的伤亡,对于数千人推进的战列线而言,真的可以算是九牛一毛了。
一顿自由射击后,掩体后的波兰火枪兵开始忙碌的装填弹药,他们的动作由于紧张和业务不熟练,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意外’。
结果,第二次射击时,有过一成的火枪兵没能将自己枪膛里的铅弹打出去,这一成火枪兵中,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扣动扳机没有击后,再次重复之前的装填动作,而不是检查枪膛
可以预见,这些波兰火枪兵在这场战斗中,再也别想打响手里的滑膛枪了!
这就是排队枪毙时代的常态,也是历史上英军极其重视第一次齐射的原因,无论多么精锐的火枪列兵,只有第一轮齐射是最整齐的,随后的装填在散布着死亡气息的战场上,士兵们很容易在各种负面情绪下出现失误,结果就导致各种意外生无法开火。
每一轮齐射后都会出现这种概率,人类终归不是机器人,这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齐射的次数越多,同一横截面下能开火的滑膛枪越少
这种情况是普遍意义的,精锐部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