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长得好看的话,是肯定不能拉上战场的,不是进入某个军官的后宅,就是成为‘随营妇女’。
17世纪的随营妇女主要工作是啥,大家都懂……
仆从军里的士兵好歹还是青壮男性,但奴隶兵的素质那就参差不齐了,上到60岁老头子老太太,下到十岁小孩,样样俱全,只要腿脚没有毛病的,奥斯曼人是生冷不忌……
反正,奴隶兵本身就是奴隶,死多少都没关系。
当然,在奥斯曼人眼中,仆从军的地位也差不多,只不过仆从军的待遇比奴隶兵会好上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人即便对奴隶兵也有战利品分红,每打赢一次战斗,奴隶兵可以获取自身战利品中的一成,并且由于奴隶兵的奴隶身份属于奥斯曼军方,私人财产是可以得到保护的,这里的私人财产只局限在战利品方面。
奥斯曼人用这种方式,在巴尔干地区越打兵力越多,这也是巴尔干各国一个接着一个被揍的没脾气的主要原因。
毕竟,巴尔干各国没有多少火器,人海战术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无解的,哪怕奥斯曼仆从军和奴隶兵士气再低迷,一百个打一个也是可以的,顺风仗谁不会啊!
只不过,仆从军和奴隶兵这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