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本港风情画 > 6、举报
有中六中七专门准备大学课程的预科班,这里的中学生比较早熟,也开放,拍拖的情侣非常多,海报属于针对性宣传。”

    说到这里,陈维云把旅行包拉开一条缝,他见报摊里没有坐人,老板不知去向,大胆点开了手机屏幕。

    老伯手机里储备的资料多半都与香江有关,明星娱乐、商业经济、富豪传记,大陆信息极少,显而易见老伯是真老港,而且老伯的职业也比较特殊,手机里储存有海量电影文件,这说明老伯在本港娱乐圈混过,年数还不算短。

    他停下来的原因不全是看新闻,而是想到了嘉凌姐。

    苏浙公学他有点印象,这是苏浙同乡会创办,地址位于禾輋邨里,禾輋邨是沙田区第二座入伙的公屋,穷人多嘛,所以士绅们捐钱盖了这所中学,其实附近的小学与幼稚园多是有钱人与慈善机构赞助的。

    嘉凌姐十五岁才到港,苏洲人来着,中学入读的正是老乡学校。

    本港从六十年代开始,爆发过多轮难民潮,这些难民的孩子初来时申读不了官立学校,基本都去了各省老乡兴建的校舍,潮汕系,闽南系,苏浙系,都有各自的私学,不设置任何门槛,只要你报名,保证让你有书读,陈宝仔将来肯定是入读广府老乡集资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