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鹰世是两间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按照常理他不该无动于衷,1981年罗旭锐狙击中华巴士时,颜成昆家族不惜发卖祖业也要拿回公司控制权,可是罗鹰世除了发布一份不疼不痒的声明,始终偃旗息鼓,难道他没有捍卫公司的能力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包括刘栾雄与卫理在内。
“罗鹰世迟迟不行动,他到底在考虑什么?”刘栾雄判断罗鹰世这样的头面人物肯定会保护基业,只要罗鹰世入局进来,他将进退自如,可是罗鹰世的反应远远出乎他的预料。
这不是好兆头。
“或许他资金不足,不敢反向收购。”卫理慎重的表态,“要约期已经过去一半,假如下周罗鹰世还是没有动静,这说明他并无捍卫两间公司的意愿与能力,到时股价肯定暴跌,小股东会把他们手中的股权全部卖给我们,我建议下调要约价。”
“不,不能下调!这会导致股价跌的更惨。”刘栾雄开始考虑最坏的局面,
“假设陈维云与罗鹰世达成协议,我们的收购将不可能成功,我们要替出局做准备,立刻上调要约价,阻止股价下跌,要约一旦结束,我们马上抛售离场,到时候我们仍旧有盈利。”
证监会制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