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在新大厦里给你设计一个独立门店,他非常看好你的公司前景。”
这是黄演芳刚才在电话与郭得胜交谈的内容,其实他不满意郭得胜的擅自主张,因为这会导致谈判趋于复杂,郭得胜拿出的十五座店铺都属于新鸿基,与信和没有关系,三方需要重新调整利益的分配,这样做的后果是黄演芳转让地皮显得毫无意义。
“阿云一部电影卖过十亿港币,一款玩具卖疯全港,大家都看好他喽。”郭贺年等两人谈判结束,开始插话,他望着陈维云,
“阿云,你的连锁公司即将上市,东洋、美国、南洋都有你的店铺,物流非常重要,我有海运公司,同时持有南洋几家航空公司的股份,你考虑一下与我换股,我对你的任何合作都敞开大门。”
即使换股也换不了多少,郭贺年是在建立商场上的人脉,利益因素的考量并不多,陈维云明白这一点,他没有拒绝郭贺年。
郭贺年与郭得胜都是纵横一时的老商人,全都对陈维云青眼有加,这让黄演芳也起了投资心思 ,但他仍在考虑当中,投资讲究回报率,假如他像郭得胜一样拿店铺换取陈维云的股份,未来能收益多少呢?
信和在香江发展已有十五年,虽然规模比不上新鸿基,却是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