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方的许可下,用这套设备进行了深海探测。
这套设备的核心,是因为声纳系统,一艘搭载了声纳系统的深海船可以在远程遥控的同时拍照,船上还装有一个可以在海底活动并采样的小机器人。这个新技术比单纯的声纳系统无疑要先进得多,因为声纳系统只能单纯的辨别形状,而拍照系统不仅能分辨出沉船残骸,也能识别到海底生物。
有了技术和设备,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虽然泰坦尼克号主体船身很大,但是在多番反复论证之下,于1985年9月1日,巴拉德终于找到了一些泰坦尼克号的锅炉残片,从而快速的定位到了船的主体位置,最终,泰坦尼克号的乘船地点,终于被世人所知。
发现泰坦尼克号主体的残骸后,巴拉德又前前后后去了几次,其中也带着一些科学家进行了科考。
巴拉德在泰坦尼克号残骸上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锈化现象。
船体上的铁锈在海底长时间被深海之中的微生物侵蚀后,会结成冰棱的形状,一旦发生了这种变化的船体,一经碰触就会像云雾一般散开。
所以整个泰坦尼克号得到残骸,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打捞!
万米之下的海底,如果轻易打捞,必然毫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