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新鲜事物且价格太高,所以一直没有销路,盛田昭夫转而将磁带录音机销往日国的行政部门,最终在学校、法院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后来,又过了3年,盛田昭夫将目光投向贝尔实验室研究出的晶体管,并从父亲那里借来2万美金,前往米国购买当时还无人问津的晶体管技术专利,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绝对不愧于经营之圣的名头,隔年东通工业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
不过由于晶体管收音机在美国市场起步阶段找不到经销商,于是东通工董事会决定接受一张以其他品牌冠名的订单,但盛田昭夫为了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不顾董事会的反对而私下拒绝了这笔10万台的订单。
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很快东通工业就研制出了可放入口袋内的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这款产品不同于之前少有问津的情况,在推出后销量高达150万部,其中大部分销往了米国市场。
等到1958年的时候这家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也就正式更名为SONY,也就是索尼,盛田昭夫开始进行国际化战略部署,两年后,盛田昭夫出任米国索尼公司社长,再过一年,盛田昭夫在索尼公司上市后先后出任总裁和会长。
索尼的硬件之路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