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客僧醒悟自己说快了,解释道:“我家是寺内佃农,先人从太原逃避战乱而来,按照当时相国寺接受难民的规矩,每一代都要出一个男丁做僧人,战乱期间是为了延续寺庙的香火,现在嘛,家里是为了多免点赋税,我也快活一点,称了自己向佛的心思。”
原来如此,僧人是可以免税赋的,杨志颔首问:“这三座佛像有何讲究?”
知客僧低声道:“佛像本身没有什么古怪,只是听寺里传言,资圣阁的佛像是先画出来,然后根据画像再雕佛像。画师据说是吴道子的后人吴仁侪,然后孔循亲手雕刻,所以价值在做工上面。”
吴仁侪画画杨志可以想象,孔循雕佛像那就是怪事了,这三座佛像的雕刻名僧星衍花了六年时间,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才几年,孔循这么有空?杨志斟酌着问:“孔循一个富商加官员,有这个能耐?”
知客僧合十道:“师叔有所不知,这件事在相国寺有记载,前代高僧曾注释,孔循本身就是当代雕刻的大匠,因为有吴仁侪的画,孔循每次都是先雕一个佛头,剩下的事交给儿子和工匠,等佛像雕完,他最后再来检查完善,所以真正孔循出手的时间并不长。”
看上去是孔循出手没什么疑问,可是五代时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