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人异位而处,凭良心讲,高冠老人能做到的事,他顾客做不到。
是什么让老人改变了最后的想法,不得而知。
仅仅是因为善念?不尽然。
顾客回头看看在灶台处忙碌的少年,高冠老人看自己,与此时自己看收留自己的少年,心态其实有很多近似。很多东西,因为经历相近,所以有些心态,藏也藏不住。反而因为有些心念脉络细微不同,走向就可能千差万别,此时的赠予,未来不见得是不是灾祸。光阴长河漫漫,修行人,最好不要轻易留太多因果。
所以顾客才会身着白衣,换一顶瘦长高冠,于夕阳时分从院中站立。
做不到,但是不妨碍对其人的敬重。
不是因为老人舍身救自己的恩惠,而是对老人愿意守护干净信念的行为的敬重。如果只是被救,顾客可能会一应如常,根本不会露出来什么戚戚神色。在有些人眼里,这样可能有些薄凉,但在顾客看来,这才叫磊落。总有些人,对自己比不过的人、做不到的事,因为做不到就会出口讥讽、践踏,仿佛因为自己做不到,那些壮举、善念就成了假清高、本不该出现在这世上的空中楼阁活傻子。这不对。因为自己受了恩泽才要缅怀、对老人守护信念的壮举反而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