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这个男人来自农村 > 第22章 修道的学问
示感恩,这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作为老百姓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老师,孔子的伟大当然还不只这些,光光一本【论语】的智慧就足够后人望尘莫及、望洋兴叹、望梅止渴的了。比如,有个国君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四个字就概括了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法,实在是太牛掰了,因为只要做臣子的听皇帝的话,做儿子的听父亲的话,那这社会就不会乱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这句话为中国人的自身修养建立了一个标杆。意思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你达不到这个标准,你就是落伍了。宁高潮在想,孔子那么伟大,有几个人能达到他那个圣人的标准啊?中国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不就只有一个孔子吗?孔子之后还有谁是圣人?几乎没有吧?孟子,亚圣人也,只能算半个圣人。(孟子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既然大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那这句话为什么就这么牛掰呢?因为几千年下来,孔子的这句话一直是中国人修行的榜样,是奋斗的目标,就像一座永不倒的灯塔一样,高高地屹立在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