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收在眼底。
可道士眼中却半点不沾染,由着夜风将衣袍振得猎猎作响,眸光紧紧追着那席素衣红裙。
瞧着她踩着绳子掠过水面,看着她蹿上画舫中央的舞台。
随即,调整身形,如鹰扑兔,俯冲而下。
…………
画舫有两层。
底层不必多说,单说顶层。
半边拿屏风围成一个小间,里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座上的是画舫的主人家三娘子与有幸被邀上舫的客人。
剩下的一半腾出来作了舞台,留着那伙杂耍班卖力操演。
杂耍班主唤作胡大娘,也就是台上托着竹竿的肥壮妇人。她和她的“义女”们表演的“戴竿”(杂技的一种),在左近地方都是一绝。
时值盛会,又借了三娘子的画舫,是丝毫不敢怠慢,把平生解数都使了出来。
二十来尺晃悠悠的大竹竿子,并着杆顶上九个往来攀腾跳跃的小姑娘,在她手里是定如青松。还尤有余力,指挥上面的“义女”们表演各种惊险的节目。
勾得两岸的掌声如雷,投钱如雨。
可即便岸上的观众再如何热情,她心思里八分的乖巧却都卖给了船上稍显冷淡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