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两河交汇处的汝阳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区。
琉璃河从西边的平山郡外千里而来,河水进入地势逐渐平坦的大沁腹地之后变得又宽又深。
沁水几乎是往南垂直地汇入横穿大沁王朝的琉璃河,从北方玄空山倾力南下的沁水即便是汇入了琉璃河已然没有被阻挡了凶势,一直冲刷着琉璃河南岸,千百年来两江交汇之处逐渐形成了一个大湖。
两条大河的河水清浊响当,并无不同。
将近两百万人分居于三岸,人声鼎沸,繁华异常。
两条河实在是太大太宽,人力架不起那么大那么长的桥梁,所以两岸大小渡船无数。
京城每时每刻都在彰显着大沁盛世,车如水,马如龙,船似浮萍,参差三十万户,广厦千家万舍。
沁水两岸有多少痴男怨女消逝于烟雨朦胧之中,无人可知。
琉璃南岸又有几何才子佳人诗词唱和,无人可晓。
渡船缓缓,折扇轻摇的盛景这时节看不到,这时节有的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情。
繁华去处多有浪荡子,烟花之地可有痴情人?
后者不知,前者倒是出了个宗师级人物。
出身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