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好了的时候那些亲戚才会拿着红纸匆忙地来向书生讨要春联,不客气的亲戚们经常是在书生写完之后就拿着对联风风火火地离开了,三瓜两枣也不会留下。
书生面子薄,不好意思要润笔,有些个腆着张厚脸皮的亲戚更是过分,对联所用的红纸都需要书生自己出了他们才满意。
读书人气量大,可能就算是家贫也不会计较这些,但有些亲戚不但不念好,反而得寸进尺,看到邻居家贴的春联也是侄子帮忙写的,并且念着比自己家的喜庆的时候,泼妇们反倒会去骂侄子几句,什么有辱斯文的话都说得出口。
柳易刚搬进小巷住了几天,腊月二十九酒有两个人来认亲戚了。
什么姑父家姓这个,侄儿娶了哪个姓的媳妇。
他们知道柳易是读书人,又见到柳易屋内有一身华贵的道袍,自然是想着法攀上亲戚关系,什么时候写写书信、什么时候化解鬼神都需要人。
世代生活在汝阳城的百姓间有一句俗语:遇到外地人的时候,能动嘴巴说的动的事就别胡乱花钱,否则是给天子跌份。
城中大街上的百姓可能知道什么叫端庄,小巷子里的百信则是泼辣惯了,爱占便宜的心性也习惯了。
小巷里这家的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