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生意场上无往不利,就不能少了朝廷的支持,骆家当年就是靠支持赵和发迹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赵颉无子,唯一的血脉就是李元芳,很多人认为这位长公主早晚都会成为大宋的第一位女皇,骆家也是这样想的,他们和皇后一派一直走得比较近。
可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李元芳下嫁到田间,之后更是和李师师一起叛逃。
骆家也受到了影响,明里暗里被另外三家排挤,骆家心急找靠山,正好宫
中传出消息,赵颉有意立储。
有这个资格的只有小康王赵恒和荣王之孙赵安,后者是罪臣之后,所以朝野上下都看好赵恒。
不过骆家不这么认为,因为有一个人一直在旗帜鲜明的支持赵安,这个人就是太常侍余闲。
商人不能离开贵人的扶持,而人间最贵者就是帝王,大宋的帝王是赵颉,余闲就是和赵颉最亲近的人。
投资赵安,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骆家上下开会后决定支持赵安,他们这次下的筹码很大,这个筹码就是骆冰。
和赵颉一样,骆家家主骆翔也没生出儿子,不过大小姐骆冰秀外慧中,二九年华的她已经能帮上父亲的忙了,骆家商行的很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