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或者金黄色的彩纸纸折成飞鹅、蝴蝶、蚂蚱等形状的饰物,插在头上,烘托喜庆气氛,名为戴“闹嚷嚷”。
大个儿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铜钱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个,我们也看到几个故意炫富的有钱人,在头上插满了闹嚷嚷,看那得意的架势,在大街上几乎恨不得是横着走的!
笑着闪过人群,我拉着李华梅跑到路边小摊上,买了两只最大的“闹嚷嚷”,一人一个插在头发上。真傻!我们不仅彼此指着哈哈大笑!另一只手却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紧紧牵在了一起......
当然,我没有放过街边卖糖葫芦的,买了两串最大的,一人一串,我吃的津津有味,华梅却不爱吃这个,所以两串几乎都进了我的五脏庙!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花灯逐渐明亮,烟花爆竹也开始纷纷燃放!明代的烟花爆竹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做工精细的,甚至可以表现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
我们在路边买烟花时,听那手工匠人讲,这烟花啊,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