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才带着人修完居庸关长城,再看这座城,就跟闹着玩似的。
在华夏,自夏朝起就有了城池一说。传统的华夏城池都是以城墙高高围拢着城区,把府衙、商贸、居民和少部分的农田都围在城里,城外则是大片的土地。而且城墙的高度、厚度、强度,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高、越厚、越硬。
到了明朝时,一级城的城墙高度一般都在二十米到三十米左右,通体石块铸造,硬度更是不必提。而有的城塞为了提高硬度更是在城外披上一层铁板,当真是坚不可摧。
于是当我见到清州城时,差点儿没笑出声来。不要被东瀛人写的波澜壮阔的东瀛史骗了,在东瀛战国时,哪有什么雄城之说啊!按照我的认知,这最多是个规模比较大的寨。
在东瀛战国时,所谓城,主要包括天守、小天守和城下町。其中天守就是高起来这个建筑,主要是城守和小部分将领居住,加上一些守备。天守一般分为几层,比如清州城,就分为一之丸、二之丸和本丸。
而据记载,除了京都、大阪等城略大一点以外,其他的诸如清州这样的大城也就和故宫大小相当……在华夏看来,东瀛的战国就跟小孩子闹着玩似的……
小天守一般就是指外面用木块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