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狠”的战术思路,让大友义统的斥候连逃命的机会都十分稀缺!
最终,逃回凤山的斥候向大友义统惊惧的报告——林中至少有大几千名训练有素的骑兵,只怕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埋伏!
大友义统心惊不已,同时望着平壤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很聪明的选择了据守凤山、等待援军!
就这样,城中的倭寇援军已被断绝,他们的援军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只能在李如松的火攻之下逐步被压缩,最后外面的倭寇被清缴一空,剩下的全躲进了城东的土窟当中。
李如松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进攻机会?他命手下官兵收集柴草、拆除已毁的房屋,将木料集中到土窟之下,准备进行火攻。
倭寇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见到大明军冲到近前,便用火绳枪齐射!一轮枪响,大明军士兵就倒下一大排,冲了几次都冲不到跟前。
李如松见状心中大怒,亲自提刀上前指挥!结果小西行长看到李如松出现,便命令火枪手集中火力向他这边射击!
李如松坐骑再次中弹,将他一下子掀翻在地!身后诸将见状大惊,纷纷手持盾牌,冒死上前将李如松救回。
至此,双方沿着土窟以西一百米为界展开拉锯。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