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弟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儿子的弟弟,如果不发生意外,就会这样一直传下去。
从上几代看,武丁传给儿子祖庚,祖庚传给弟弟祖甲,祖甲传给儿子禀辛,禀辛传给弟弟庚丁,庚丁传给儿子武乙,武乙猝死,儿子太丁继位,太丁传给儿子帝乙,帝乙传给儿子帝辛,帝辛就是纣王子受,但这里,有一个问题。
子受是帝乙的第三个儿子,他上面有叔叔箕子,还有大哥子启,两人都是闻名天下的大贤,按照传位制度,无论“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都轮不到子受继位,可他还是成为了纣王。
这其中,就有商容、梅伯、赵启这一干老臣大力推荐的因素。
这几人,商容此前是掌管礼乐的大臣,梅伯是太丁的弟弟,算起来还是纣王的叔爷爷,三朝司徒,老臣们能量极大,加上子启出生时老妈还不是王后,不属于嫡子,子受就这么登基了。
子受表现过自己有贤君的潜质吗?
当然没有,只有托梁换柱救老爹的勇猛事迹,也就是四肢发达。
那为什么老臣们要让子受登基?
为了权势。
比如商容,子受登基后,他就成了丞相。
老臣们联手把持朝政,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