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迁离灌江口,但至少还有盼头,盼着哪天下雨气候正常,就好了,毕竟百姓不像子受一样知道这是天帝的报复性行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就算连着干旱几年,天上也才过了几天,天帝哪能平复心中怒火。
可海雨一下,影响到田地,一旦变成盐碱地,粮食都种不出,就彻底没了盼头。
帮助百姓迁徙,也阻止不了怨言,骂肯定还会骂,故土难离,古人若非实在迫不得已,绝不会离开家乡。
稍稍弥补,适当减轻民怨,子受心里好受一些,防止造反暴动,对昏君大业也有好处。
...........
凤凰山到了,箕子在山脚下迎驾。
“听闻大王将至,山脚下的居民居然在为大王歌功颂德,口称大王圣明!他们说大王像太阳,太阳照到他们身上,就驱散了严冬,驱散了疾病,让他们耕有田,住有宅,皆是沐浴恩德!”
真是会说话,上个说自己是太阳的夏桀已经亡国了。
箕子听闻纣王在灌江口降下雨水,百姓三十里相送,便起了心思 。
送是送不了了,我带着人往十里外相迎总可以吧!
纣王是圣王,祈雨这种事,只有成汤先祖成功过,箕子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