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富可敌国的商界大贾…这些人,很快就自发地构成了每次拍卖会的主体。
……
虽然可以等艾冲浪出关之后,以高价请其酿酒,但三年光阴太难熬。
一想到以自己的身份地位,竟然整整三年没有猴子酒暖肠,怎么能够忍受?岂非太过丢份?
况且,即便酿酒大师艾冲浪按期出关,但酿酒时总得分个亲疏远近吧?轮到自己时,已不知何年何月。
总而言之,这些参拍者大都抱着相同的心思:能用贡献值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把猴子酒竞拍到手,才是真理。
正是由于有这些挥金如土的豪客捧场,古怪老头的“饥饿拍卖”法,才得以顺利实施。
……
“三百万。”
“三百二十万。”
“三百四十万。”
“三百六十万。”
突然先后叫价的十一号、十二号包厢,让全场震惊
这两个包厢是怎么回事?
按照以往的惯例,一般有三个包厢出手竞拍后,其余包厢都会放弃竞拍。
这样,既互相给了面子,也不会弄得两败俱伤。
今日怎么就乱了不成文的规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