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安欣写了个死循环将机器跑崩,会收到萧睿严格而又形象的批评“要是你被植入了原地转圈的程序,你不会崩吗!”
比如安欣展示她想了一晚上的简便算法,萧睿鼻腔发出一声轻哼,手指飞弹,立马给出更优的解决方式,并附带一句“以为这就是好吗?你还差得远呢!”。
而且每一次批评讽刺后面都会加上一句“我怎么收了你这么笨的徒弟!”
每次听到这句话,安欣总觉得冤枉,她可是从未拜过师,某人也太孔雀了吧,但也只是腹诽,面上保持沉默,谁让人家是领.导呢!
萧睿的态度差了些,但每次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之处,这让安欣的收获很大。
若是换做别人,早就被萧睿这种只有碾压批评没有夸赞鼓励的激励手段打蔫了,偏偏安欣不服输,对方越是贬低瞧不起,她越是奋起有活力,就像是一个超高弹力的弹簧,压力越大,弹力越大。
经过二人你来我往的切磋,更确切地说是萧睿碾压式的技术交流后,安欣的大数据水平高了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不少新的解决思路,让她在建模或是处理问题中多了更多的方向,头脑更加灵.活。
在整个团队紧锣密鼓的加班中,2012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