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陕西等地,不但紧挨着蒙古,而且还是大明朝廷的马政重要施行区域。
明代因为国防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视马政。黄土高原地区的草场分布比较广泛,面积也十分辽阔,尤其是陕西、山西部分地区牧马草场的发展最为突出。由太仆寺领导,归兵部节制。太仆寺的养马分群,小群由儿马一、骒马四组成,每五小群设群长管理,全国边区及内地都有大批马群牧养。另规定民间养马,十五丁以下养一匹,十六丁以上养两匹,每两年交驹一,可免交草粮之半,于是民间养马甚多,除供给军用外,还有富余。
但是,在那个年代,什么事情都能被官吏弄得民怨沸腾,直到最后河北马户因不堪重负,爆发刘六刘七起义,起义军首领自小养马,骁勇善骑射,起义军中多马户,以骑兵为主,“恃马力悠忽驰骤,栖野不战城郭,蹈虚不立方所”,到处流窜和突袭,直到明朝调来长期和蒙古鏖战的辽东铁骑,才将起义军压制住。
所以,在这陕西买马不成问题。当时一匹战马,一匹上等蒙古马只用银八两,中等七两、下等六两,而民间一马折价二十四两。
现在三叔对这笔小钱很不在乎,于是放出风声,山寨以三十两一匹收购战马四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