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商贾走卒,就连对面码头上,都挤满了瞧热闹的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绝不为过。
“小先生手下的二郎,的确是有一手”赵梓仰着头,望着高高耸立在港口中的庞然巨物,由衷的赞叹着
“家叔当是首功”二郎以及他的同学助手,跟在吕世的身后,马上纠正了赵梓的说法“若非叔叔给了图样,我们是无论如何也造不出龙门吊来”
“不”吕世并不居功,摇摇头,“一支笔、一张纸而已,算不上功劳,没头没脑的图样,不过是一种提示罢了,也亏二郎和你的同学能看得懂,并且专心研究,不断创新,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这些都是你们的心血,我这里费点墨水、一点口水,可没脸去占他的便宜”
正说着,随着一声现场指挥者的号子,在码头上打包好的一托盘货物,被几个汉子挂上巨大的铁钩子,一旁两头毛驴开始拉动一个巨大的绞盘,绞盘转动,那看着得有五百斤的货物随着粗大的缆绳较紧,升起,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两头毛驴开始拖动横向绞索,将货物拉到已经等待的渡船上方,再次慢慢放下,船上的水手将货物接住放好,龙门吊就又转了回去,先是五百斤,接着又是七百斤,放在吊索上龙门吊总是很顺利的将货物运抵不远处的船上,每一次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