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回到东汉 > 第四百零二章 汉朝的战船
有进一步发展,公元1130 年,杨么起义军使用的大批车船中,最大的长36丈(约110米),装有24个转轮和6具“拍竿”,载士卒1000余人。公元1203年,秦世辅造的载重 1000斛(约60吨)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舱壁装有铁板,是装甲的先河,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14世纪,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亦称火筒)。最迟在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中国战船已装备火铳,从而开始了战船武器从冷兵器、燃烧和爆炸性火器向火炮的过渡。

    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汉代大型战舰“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000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

    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汉代能够建造这种大型船舶,是因为我国的造船技术发展到汉代时已渐臻成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