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西域,一度领导了匈奴的短暂复兴,最后被汉朝远征军击灭。
南匈奴(公元48年-216年)是南部匈奴贵族日逐王比建立的政权。是相对于西迁的北匈奴而言的。
东汉初年,位于漠北的匈奴日渐强盛,刘秀无力与匈奴战,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内部为争王位发生动乱,匈奴贵族相互残杀,呼韩邪单于日逐王比率领部众归附东汉王朝,匈奴再次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东汉政府设立匈奴中郎将进行监护,并每年给归附的南匈奴一定的粮食、丝帛等物资,南单于则协助东汉政府共同抵御北匈奴的侵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东汉中晚期,南匈奴势力大增,因部族成分复杂,难以驾驭控制,造成内部不隐,多次入寇东汉边塞杀官吏,又与鲜卑多次联兵深入内地袭掠,期间几位南单于被部属所杀。
公元187年,南匈奴发生内讧,此时正值黄巾军起义,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各地封建割据势力并起,汉朝无暇顾及匈奴。于是,南匈奴一部参加了农民军的打土豪活动,主要活动区域在后世的河南省黄河以北、山西省南部地区。公元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封建军阀的混战,沿黄河而下,东汉大学者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