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言官再参上一本,惹的龙颜震怒,真要应了那句古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明朝军制推行的是卫所制。从洪武帝一统中华后,纳刘基(伯温)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设五军(即中、左、右、前、后军)都督府,掌管天下卫所军籍。
军队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
李应祥虽然统领四川境内的卫所,但没有兵部授的印信自然不能调集军队,再者一省之长乃是巡抚。他挂着总兵的军衔终究还是要看巡抚脸色行事。他心中纵有不平,却也无可奈何。
总兵府的后院乃是校场,东西两侧各摆着兵器架,上面的刀枪剑戟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南面一片草地上立着五个箭靶。李应祥行伍出身,对于射骑功夫自不在话下,巡视完营防后,他便在校场习武。
嗖地一声,一支羽箭朝箭靶射去。噗地插在草靶之上,箭杆发出嗡嗡的声响。这一箭距离靶心偏了几分。他轻叹了一声,心下颇为不满。又从箭壶中抽出一枝,向箭靶射去。一连发了数十枝,始终距离靶心偏上那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