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应试者对时事的看法,借这个选拔有真正见识的人才。
这样一来,就能让寒门士子有一展抱负的机会,减少朝堂里“关系户”带来的不良影响。
可是,科举制度同样也有弊端,就是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时间的推进,政治化的科举制度就会产生,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会造成师门关系的盛行。
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货有无数的“门徒”,靠着泄露考题、收受贿络,聚敛家财无数。
和五姓七望现在干的事情如出一辙。
家族、师门,这两个词一个代表了一个人对祖宗的尊敬,一个代表了对授业恩师的尊敬。
这虽然是很美好的两个词语,可是在诱人的钱财、权势面前,就很容易变味。
面对这种腐-败情况,或许只有“民选官”的制度才可以大幅度避免。
当然了,从目前来看,科举还是有推行的必要的,因为冷锋如果说出让百姓选县令的话,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李世民,天赋皇权,谁当官,当什么官可是他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