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对于杨炳林的那番动作,杨道嗣选择了沉默,以他为前沿,去试探赵智的心思,也不失为良策。
在随后的很多事情上,杨道嗣都是主动的妥协与退让,包括刑部尚书王仁锆,工部尚书岳继明两人的免官罢相,杨道嗣都是没有任何动作。
随着杨道临交出兵权,赵智最终有了动作,几次主动召见杨道嗣进宫面议,看似只是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其中的味道,外人又如何能知?
赵智的几次召见,杨道嗣都是提到自己已然老迈,可能做不了几年了,而每次杨道嗣这么说,赵智便会提到杨道临,对其大加赞赏,言其有治国大才,可堪重用。
两人君臣这么多年,有些话,不说比说出来,更为美妙。
杨道嗣表明自己的态度,刘桀走了,左相一党没有了,这块蛋糕,我绝不会染指,你赵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杨家甚至可以让出一部分利益,让你赵智主导政事堂,但不能太过,过了,心中没有了那份隐忍,对你,对我,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赵智先前所做的那些,同样也是一种试探。
杨氏一族,在杨道嗣的手中,发展到了顶峰,其势力之强,大晋几十朝皇帝当中,也属少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