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些减缓。
杨道嗣跟杨吕望说过,杨炳林是自己的嫡子,下一代杨家族长,非他莫属,自己致仕之后,接替自己右相一职的,将是杨道临,在之后,则是杨吕望,其实杨道嗣最真实的想法,杨道临只是一个过度,短时间的坐镇右相之位,然后再由老六杨道安接任,在之后,则是杨吕望,而蜀州的军权,则是由杨道嗣的四子杨诚久接管,待杨吕望的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再行替换,如此一来,杨道安与杨家原本有些分离的趋势,将不复存在,再次合为一体,对杨家有好处,对日后大晋的整体政局,都是有好处,只是可惜,对此议案,杨道安有顾虑,没有同意,但没有关系,只要把杨吕望死死绑在杨氏一族,杨道安的情绪便不会太出格。
“说来也奇怪,大伯您这么久没有上朝,皇上却也没有主动进行召唤。”
杨道嗣两个多月没有上朝,许多重大议案,杨氏一族始终保持沉默,但是太子的人选,非同小可,赵智依然没有任何举动,仿佛已经把杨道嗣以及杨氏一族排除在外,这就有些出乎寻常了。
杨道嗣冷冷一笑:“越是关键时刻,越是不能着急,我不动,自然有人会动,谁先动,谁就有了妥协的心思。”
杨吕望抿了抿嘴,有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