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大的政治野心,对国家,他是忠心的,对家族,他也是忠心的,他始终在家族与国家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共存的平衡点。
杨道嗣的做法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为此,他放弃了对楚王的支持,以极大的决心,大幅度调整家族内部权利结构,重用杨吕望,消除朝廷与蜀州的隔阂,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表明一个态度,消除赵智的猜忌与疑虑,让赵智明白,以后的杨家,对于新皇赵询,绝不会是一种威胁,若是用的好,反而可以成为一大助力。
赵智明白了杨道嗣的心思,两人之间达成了协议,右相依旧是由杨家之人担当,抱住杨家在朝廷的地位,两者之间,再次形成平衡。
但错就错在,有些事情,赵智做的太急了,做的太急,很多计划,便会偏离预定目标。
因为杨道嗣的退让与支持,赵智成功重组政事堂,除了杨道嗣与刘桀之子刘光辉这两人不变之外,刘知古、柳仲元、萧徽这三名新晋相国,都是赵智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连同户部尚书贺中楷,礼部尚书秦安明,吏部右侍郎郑仁杰,整个政事堂八位相国,有六人都是归属赵智,整个朝堂上的政治格局,其平衡被彻底打破,或许有些东西太容易得到,会让人觉得对方软弱。
随着事态